荷蘭的第二大城,鹿特丹,被大家評論為學建築的一定要拜訪的城市。這座城市有魔法,大膽地接受各種顏色鮮豔、形狀奇異的建築座落其中。
我對鹿特丹的好奇和「建築」也脫不了關係,大學時在建築系的課堂中透過一個來自鹿特丹的建築事務所–MVRDV–所點燃的好奇。他們擅長使用簡單的幾何形狀,大塊的量體來規劃建築空間。乍看之下這種堆積木的手法似乎有點過於簡單,但細看卻有許多對材料、歷史、使用者貼心的細節,這也是讓我最著迷的地方。
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滿懷期待的坐上火車,今天就來個鹿特丹的建築一日遊!與你們分享鹿特丹建築散步路線,蒐集必看的八個建築。
關於鹿特丹(Rotterdam)
鹿特丹位於荷蘭的南部,是荷蘭的第二大城,並且擁有歐洲最大的海港。鹿特丹依著新馬斯河(Nieuwe Maas)所建,舊城區的中間被一條鹿特河所切開。以前鹿特河周邊都是泥濘(Rotte),居民為了預防洪水氾濫而建了一個水壩(Dam),因此而得名。

鹿特丹周邊運河和水道錯綜複雜,尤其因新馬斯河橫向流經荷蘭的路線對貨運非常有利,從十五世紀的小漁村開始發展,到十九世紀時鹿特丹已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國際型的港都,作為進入歐洲的大型貨運轉運站。由於這座城市如此重要的交通角色,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德軍的眼中釘。德軍進攻荷蘭時,於1940年5月14日對鹿特丹進行大轟炸(Rotterdam Blitz),整個歷史城區幾乎夷為平地。荷蘭於5月14日當天下午投降。(對歷史感興趣的朋朋可以到Google Arts & Cultures看到轟炸當日的歷史照片)
被破壞的市中心一直到1980年代才在市政府的推動下進行大規模的重建,鹿特丹在此時熱烈歡迎創新的建築規劃,一個又一個充滿特色和巧思的現代建築在這半個世紀於此冒出來。
搭乘火車前往鹿特丹

坐火車是在荷蘭城市間移動最方便的方式。從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搭乘Intercity,全天二十四小時幾乎每個鐘頭都有一班直達鹿特丹的車。單程車程約1小時10分鐘。
我們是當天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臨櫃購票的,一人來回大約是40-50歐元。紙本車票必須要收好,在車上被查票時都需要出示。在寫文章時,終於做了功課,發現火車票如果提前在荷蘭鐵路NS的網站上購買似乎更便宜,單程17.9歐元。想提前購票的朋友們可以查看荷蘭鐵路 NS 官方網站。

鹿特丹市內交通
鹿特丹市中心有輕軌和地鐵,都是由RET所管理。
短暫停留的旅客可以購買一日票或者是2小時票。這兩種票都是在該時間段間可以無限搭乘城市中的輕軌和地鐵,在RET APP、官網、或者每一站的現場機器都可以購票。
2小時票:成人約4.5歐元
一日票:成人約10歐元
*確切的票價請以現場為準。

如果打算參考本篇的建築散步地圖,其實在市中心的步行範圍內就可以去到其中的七個景點。
- Blaak和Beurs為市中心最大的兩個地鐵站。
- 必看建築方塊屋和Markthal就位在Blaak車站。
- Depot和Sonneveld House位在Eendrachtsplein車站。
唯獨位在郊區的Van Nelle工廠需要另外選擇交通工具前往。
鹿特丹建築散步地圖
以下地圖集合鹿特丹市中八個我認為建築人和設計人都會愛到不行的建築景點。
由於我在鹿特丹停留時間短暫,只去了四個景點,旅行結束後捶胸頓足到不行。為了預防各位的鹿特丹之行不會像我一樣抱憾終身(誇飾了),額外追加四個我認為也是必看的,下文將這樣標示:
🟧:此趟有親自去到的景點
🟦:查了資料後覺得必須推薦的景點
🟧 市集廣場(Markthal)

我們的鹿特丹第一站來到市集廣場,由鹿特丹建築事務所MVRDV所設計,在2014才開幕的新建築。第一次看到這棟建築可能會對其滑稽的形狀霧煞煞,這麼高的中庭是飛機停機坪嗎?不是!是一個室內的中央市場!Markthal結合市集、辦公、集合住宅,地下更是有四層樓的停車場,馬蹄形狀的建築總共有228個住宅單元就蓋在一樓市場的96座攤販、餐廳之上。
在台北,我對室內市場的印象有北投市場、南門市場、中山站的圓環,這幾棟建築的樓高都是正常的一層樓,一格又一格的攤販全部堆疊在一棟立體的建築裡,儘管能夠方便地在冷氣房裡買菜,久而久之空氣總淡淡的飄著室內的悶感。而Markthal的建築形狀是我從來沒想像過的,更是令我好奇他的室內市集在巨大的挑高下是什麼樣的空間感。
我們在午餐時間拜訪,從中央車站走到Markthal已經飢腸轆轆。快速掃過所有的攤販,選了一間煎餅果子的攤商點餐。在四十公尺高的挑高下逛市集,身在其中完全忘了是室內,空間寬敞且明亮,透過東西向的兩大扇玻璃窗可以毫無阻攔的看到鹿特丹市中心著名建築。空氣中飄散著食物的香味,就連在油煙很大的薯條攤販和快炒的攤商間也沒有油膩的感覺。

延伸閱讀:可以到MVRDV的建築事務所官方網站閱讀他們對此建築的設計概念:https://mvrdv.com/projects/115/markthal
市集廣場(Markthal)資訊
官方網站:https://markthal.nl/en/home/
地址:Verlengde Nieuwstraat, 3011 GM Rotterdam
🟧 方塊屋(Kubuswoningen)

從Markthal的東邊大門出來,就是地鐵站Blaak出站口。隔著Binnenrotte廣場,對面就是鹿特丹中央圖書館和世界著名的建築—方塊屋。
方塊屋建於1984年,由荷蘭建築師Piet Blom所設計。整個方塊屋建築群就是一個集合住宅,總共由38個小方塊和2個大方塊組成。這樣奇特的造型可以把每一個方塊單元想成是一棵簡化版的樹,順著樹幹(樓梯間)爬上樹冠(方塊單元),一棵一棵的樹集合起來也讓方塊屋被暱稱為Blaak Forest。從外面看很難想像室內的空間到底長什麼樣子?人怎麼能在傾斜的室內生活?

對方塊屋室內空間感興趣的話可以花三歐元的門票參觀位在其中的Show Cube,裡面有簡單的傢俱陳列讓你可以想像一下當方塊屋居民的感覺。
猶豫了一會,我們敵不過好奇心,乖乖地付了門票,踏入了方塊屋。每一個方塊單元共有小小的三層樓,一廳一廚二房二衛。
從大門進來就是客廳和廚房,就位在方塊的下半部,由於窗戶是朝內斜入,可以從客廳和廚房很方便地看到樓下的街景。中間層夾著主臥室和衛浴,以及一間半開放的書房空間。
往上爬則是一個迷你的樓中樓,可以當作家庭室使用。到了方塊屋的頂端,窗戶都是朝著天空開的,採光極極極極好!明明是三四十年前建造的住宅放到現代看依然前衛,方塊屋名副其實,是值得世界各地的建築人都來親自參觀一番。
方塊屋(Kubuswoningen)資訊
官方網站:https://www.kubuswoning.nl/en/
地址:Overblaak 70, 3011 MH Rotterdam
🟦 鹿特丹白宮(Witte Huis)

不只美國有白宮,鹿特丹也有白宮!
位於方塊屋後面的鹿特丹白宮於1898年建造,效仿當時美國的摩天大樓形式,總共十層樓的白宮在完工時是全歐洲最高的建築物。十九世紀的人們可以搭乘新潮的電梯到白宮的頂樓俯瞰鹿特丹全貌。這棟位於鹿特丹舊港的建築倖免於1940的轟炸,成為市中心非常珍貴的老建築之一。
現在的白宮不開放參觀,但是一間餐廳兼酒吧,可以到現場用餐感受一百多年前的時髦空間!
鹿特丹白宮(Witte Huis)資訊
餐廳網站:https://inhetwittehuis.nl/
地址:Geldersekade 1C, 3011 WB Rotterdam
🟦 鹿特丹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Rotterdam)
自從得知鹿特丹港曾經是全歐洲最大海港,至今仍然在海運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我想這世界上沒有比他更適合擁有海事博物館的城市了吧!
海事博物館成立於1873年,最重要的館藏繼承了原本是荷蘭皇家遊艇俱樂部的船艦模型,在那之上又加上了很多與「船」有關的藏品,有畫作、海報、互動展覽。加上戶外的港邊有一艘十九世紀的荷蘭皇家海軍船艦,都讓鹿特丹的海事博物館很值得一訪。我自己沒有時間拜訪,但我想這是一個很適合帶孩子放電的地方。
鹿特丹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Rotterdam)資訊
官方網站:https://maritiemmuseum.nl/en
地址:Leuvehaven 1, 3011 EA Rotterdam
🟦 索內費爾德住宅(Sonneveld Huis)

從市中心往東南方走,到達地鐵Eendrachtsplein站就會看到一些海報在宣傳「Sonneveld Huis:參觀一棟真的現代建築!」,白色的建築物一映入眼簾,柯比意主張的現代建築原則立刻浮現腦中,哇,真的是一棟符合現代建築原則所蓋的住宅啊!
由於我們抵達的時間超過五點,已經過了博物館的閉館時間,只好放棄參觀Sonneveld Huis和 Depot。
Sonneveld Huis建於1930年代,委託人Albertus Sonneveld和我們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有關,他是Van Nelle工廠的一位Director,希望能按照當時流行的荷蘭機能主義設計風格(Nieuwe Bouwen)建造一棟全新的住宅。機能主義主張建築不應該只著重在創造紀念性,其造型應該以使用者的生活機能為設計重心。建築師Brinkman和Van der Vlugt不只設計了建築本身,還連帶把室內設計一起完成,其中選擇的傢俱、布料、生活用品都是當時最流行的款式,因此現在作為博物館的Sonneveld Huis充滿代表性,能完整地呈現出1930年代的設計風格。

索內費爾德住宅(Sonneveld Huis)資訊
官方網站:https://nieuweinstituut.nl/en/projects/huis-sonneveld
地址:Jongkindstraat 12, 3015 CG Rotterdam
🟧 典藏庫(Depot)

根據New York Times的這篇文章,一般博物館或美術館展示的藝術品可能佔不到整個館藏的5-10%,剩下的90-95%館藏可能永遠都不會展示在大眾面前。2020年才開幕的典藏庫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打破這個現象,將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美術館的後台館藏開放給大眾參觀的建築物。
銀色的外觀和圓弧的底座讓典藏庫看起來像是一個不小心降落到鹿特丹的飛碟,而一樓的大門也真的使用像是飛機的隱藏滑門,閉館時可以乾淨利落的收起。值得一提的是包裹整個典藏庫的1,664片玻璃,讓典藏庫能夠最高效率的隱藏在Museumpark的景色之中,把自然風景還給民眾。
由於我們抵達時正好超過閉館時間,很可惜地沒有機會親臨現場感受據說非常震撼的中央走廊。但透過隱身術的典藏庫,我們也獲得了當天的唯一合照(笑🐭)

延伸閱讀:MVRDV建築事務所的典藏庫介紹:https://www.mvrdv.com/projects/10/depot-boijmans-van-beuningen
典藏庫(Depot)資訊
官方網站:https://www.boijmans.nl/en/depot
地址:Museumpark 24, 3015 CX Rotterdam
🟦 Van Nelle 工廠(Van Nellefabriek)
最後這個景點比較特別,位於鹿特丹市外,是我為了寫這篇文章時才發現的寶藏(扼脘!),相信每一位和我一樣喜歡建築、設計、復古老東西的人都會感興趣。

1931年建造好的Van Nelle工廠用於生產咖啡、茶、香菸、口香糖等產品,逃過1940年的大轟炸,於201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之一。Van Nelle工廠被視為現代機能主義中非常具代表性的作品,白色的建築量體用簡單的線條裝飾,它立面的大片玻璃牆被號稱是世界上第一個預鑄的玻璃帷幕。連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在1932年拜訪後也評論它為「現代最美的建築奇觀」(”the most beautiful spectacle of the modern age”)。

現在的Van Nelle工廠已經不再生產產品,而是做為辦公室及共享空間之用,並不對外開放。
一般民眾/觀光客如我,想要一睹柯比意眼中最美的建築奇觀只能夠參加每週六由Chatbot Museum主辦的導覽。這個導覽需要提前購票,由於我自己也沒去過,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下方網站。
Van Nelle 工廠(Van Nellefabriek)資訊
導覽參觀購票網站:https://chabotmuseum.nl/visit-the-van-nelle-factories-with-chabot/
地址:Van Nelleweg 1, 3044 BC Rotterdam
以上!我所有的鹿特丹知識都寫在這裡啦!
儘管這次旅行留了一些遺憾,但短短一天的拜訪也足以讓我加入鹿特丹建築推崇者的行列。它真的是一座非~常~適合建築迷前來朝聖的城市!尤其對於包浩斯、現代建築等設計風格感興趣的朋友們,你們絕對不會失望。(我敢保證!)(全聯先生臉)
希望你們也會喜歡這個以建築為主題的散步地圖,如果親自拜訪了,歡迎留言跟我分享最喜歡你的旅程!
還有還有,如果你參加了Van Nelle工廠的導覽,拜託請跟我分享!我真的好好奇現場是否如照片那樣美?整體值不值得造訪呢?
阿姆斯特丹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